健 康 天 地
|
•您認識水痘嗎?
|
|
•「水痘」即俗稱的「水珠」,是由「水痘─帶狀庖疹病毒」感染造成的,病毒侵犯人体後,第一次發病會引起水痘。但水痘消退後,此病毒會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組織,待年老或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可能再度活化。第二次發病即形成「帶狀庖疹」(俗稱生蛇或皮蛇)。
|
|
◎流行季節: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冬春之際(1月至5月)最多見。
|
|
◎發病年齡: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病,但以1 0歲以下最常見,特別是5至9歲的孩童。
|
◎感染途徑:經飛沫、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觸水泡內容物而傳染。患者衣物也會造成感染,所以家人有近90%會被傳染。
|
|
•接觸水痘病毒後,潛伏期約為11至21天(平均2星期)。最初會出現輕微的感冒症狀和發燒,24小時內就會出現疹子及水泡,多半從軀幹先開始,再往四肢及臉部發展。皮膚病灶從紅點到結痂,進展速度很快,一個水泡剛結痂,同階段的各類疹型:小紅斑、小丘診、小水泡、小濃泡及結痂。水泡分布的地方,主要在軀幹胸、腹、背部和臀部,肛門等處也偶而看見。水痘出診前二十四小時至結痂,這段期間均有傳染力。結痂時皮膚會很癢,但多半不會留下永久性疤痕。
|
|
•水痘的併發症有哪些?
|
|
|
一般來說,水痘患者多半會自癒,僅有少數患者會產生併發症。
|
|
◎皮膚蜂窩組織炎:由於孩童抓癢,污染了傷口,造成續發性皮膚細菌感染。
|
|
◎雷氏症候群:患者發燒時若不慎服用到含有阿斯匹靈的退燒藥,有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造成肝、腦病變。
|
◎肺炎、腦炎:免役力較差的病童可能發生水痘性肺炎及腦炎,。會在出疹3至8天後發生。
|
◎血液系統:出血性水痘,血小板低下性紫斑。
|
•青少年和成人出現併發症的機會遠比兒童為高,甚至會因病情嚴重而需要住院治療。
|
•水痘如何治療及照顧?
|
|
關於水痘的治療和照護方面,有幾個重點:
|
|
(一)止癢忌抓:水痘最擾人之處是「痒」,醫院除了會開立一些局部止痒藥膏(水)或口服止痒藥外,家長也應把小孩指 甲剪短或戴手套,避免孩子抓破水泡造成細茵感染而留下疤痕。並且保持身体清潔,每天要洗澡(但勿泡澡),疹子上的止痒藥也要洗乾淨,再重新塗抹。
|
|
(二)慎用退燒藥:發燒時避免服用「阿斯匹靈」類的退燒藥或肛門塞劑,以免引發「雷氏症候群」。並注意病童精神狀況,如有昏睡、呼吸變淺或喘,嚴重嘔吐、抽搐等異常情形,立即送醫。
|
|
(三)清淡飲食:口腔如有水泡時,不要喝熱的東西,可用冷飲、布丁等冰涼柔軟的食物補充水分及營養。不要吃鹹的東西和柑桔類的水果,更要避免油膩、油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
(四)抗病毒藥物:Acyclovir
是一種較為昂貴的藥,連續五天給予,可減少發診的數量,但須在發診後24小時內開始服用,效果較佳。
|
(五)水痘免痠球蛋白(VZIG)或免痠球蛋白(IVIG)。一般而言,開始出水痘之後1至2週左右,只要水泡都已乾燥結痂,且痛童感覺良好,就可以回學校上課了。
|
•需要接種水痘疫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