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ren in the new era need to have excellent speaking abilities in foreign languages. They will have to know different 

 cultures ,too. This is very important in building international thought. 

 

 

 

 

 

 

 遠離腸病毒 

  認識水痘

 小孩視茫茫

  過敏性鼻炎

 

 

 

 

 

 

 

 

 

 

 

 

 

 

 

 

 

 

 

 

 

 

 

 

 

 

 

 

 

 

 

 

 

 

 

 

 

康 天 地

鼻子癢得不得了而且鼻子像水龍頭怎麼辦?

--淺談過敏性鼻炎--

 

    

鼻黏膜的炎症通稱為鼻炎,其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癢、鼻塞、鼻脹等之單項或多項。而這些症狀在正常人偶而也會發生。臨床上可依過敏原之有無而大略分為過敏性鼻炎非過敏性鼻炎,而過敏性鼻炎是由於鼻黏膜對於吸入之過敏原,例如花粉、黴菌、塵滿或動物毛皮所產生的一種過敏反應。又可細分為季節性鼻炎全年性鼻炎。前者與花粉引起的過敏較有關,連續幾個月接觸大量花粉過敏原,症狀以打噴嚏為主;至於後者則表現出慢性或間斷性的症狀,主要為鼻充血及鼻塞,一般與家中的過敏原如塵璊、黴菌、棉花或動物毛髮及排泄物有關。但臨床上,也常見患者不只對一種過敏原過敏。

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症狀為眼睛、鼻子癢、打噴涕、流鼻水、鼻塞、說話有鼻音,有些病人尚會造成喉頭、耳道癢,甚至頭暈、頭脹感。病人往往因此而注意力不能集中,影響到其工作或功課上的表現。病人在理學檢查時往往可見有下眼瞼處呈黑色,且具有橫紋(Dennie-Morgan's lines);朝天鼻、以手掌往上搓鼻子,鼻樑上有橫摺;以嘴巴呼吸;鼻黏膜腫脹呈白色黏液或水樣,若有繼發性細菌感染時,可呈現紅色併有黃或綠色膿液。其常見的合併症為鼻竇炎、歐氏管功能不良、嗅覺失靈、睡眠障礙、及因長期以嘴巴呼吸所引起的各種併發症。追蹤病人病史及家族史,可能會有過敏性結膜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且若病患雙親之一有過敏性鼻炎,其所生孩子之罹病率為百分之五十,若雙親皆有,則機率增至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包括過敏原的避免藥物治療免疫療法手術治療。避免過敏原是最重要且最根本的方法。至於藥物治療的部分,包括了:抗組織胺、去充血劑、肥大細胞穩定劑(cromolyn)、類固醇及抗副交感神經劑等。新一代的抗組織胺,可有效改善鼻子癢、打噴嚏及流鼻水的現象而無嗜睡的副作用,其作用主要在隔離組織胺使其不會刺激鼻黏膜。而去充血劑能刺激交感神經,減少鼻黏膜水腫的程度,使鼻腔暢通,減輕鼻竇的壓力,它能迅速解除症狀,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長期使用後再停藥或劑量過多,反而會使腫脹症將更嚴重,另外對於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及甲狀腺亢進者要小心使用,臨床使用有口服及噴霧兩種,當其與抗組織胺合用可減少其嗜睡作用,若過敏症狀嚴重者,則可給予一至二週低劑量的口服類固醇(短期使用類固醇對於嚴重頑固的案例是必須且有效,但是劑量必須嚴格監控),另外可同時使用含肥大細胞穩定劑或類固醇的鼻噴劑,二週後視症狀來調節口服藥並再使用兩週。若有效則在此後開始減量,使其效能涵蓋過敏發作的時段,繼續使用一個月,而第三個月則只用最低劑量的鼻噴劑。口服類固醇通常只有在症狀嚴重時才會使用,而且使用劑量不大,用幾天就停掉了,所以使用時不需過多擔心。而類固醇鼻噴液屬於一種局部治療,極少產生全身性副作用,偶有少許鼻黏膜乾燥、流血絲的現象,停藥後即可恢復。免疫療法又稱減敏治療,就是針對已知的特定過敏原,以漸進方式將該過敏原注射入體內,使之產生耐受性的方式,但治療時間可能需持續1-2年,以我在榮總的經驗,約有70%之療效。另外還有一種新的療法--低能量雷射,患者只需每天花15分鐘(一個療程6)接受光照,不痛不癢,利用其光化學反應改善局部組織活性並穩定白血球,一般療效滿意度約7成左右。手術在過敏性鼻炎的角色主要是治療長期發炎後造成的鼻塞

過敏性鼻炎並不難治,只要到耳鼻喉專科醫師處就診,依不同病情接受不同治療方式,相信一定能夠緩解。至於根除它,可能還需要更進一步免疫學的研究,寄望於基因療法或者免疫調節因子療法的未來發展,目前並無任何一種已知的治療可以徹底改變過敏的體質,但是的確有一些小朋友在7歲左右或者到青春期過後突然就變好了,原因並不全然清楚。所以筆者認為過敏性鼻炎應該著眼於如何減少發生的時間與頻率以改善生活品質。

                                                       城堡耳鼻喉科方義正醫師

 

 

 

 

 

 

 

 

 

 

 

 

 

 

 


 

©2006. 著作權所有,並保留一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