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看到孩子們的作品往往會有很多的疑問...有的媽媽看到孩子們的作品不懂孩子們在做什麼,就認為他沒有學到東西,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孩子們的作品不成熟是正常的,孩子們正處於幼兒階段,眼睛所觀察的角度、思考模式、學習方式,本來就和大人們不一樣。往往孩子們會將他們所觀察到的事物,局部表達於作品上,EX:
彰化校張綺方小朋友在畫女生時手上總是拎著包包,當我看到綺方的媽媽時,我明白了~綺方媽媽出門時一定會提個小包包。這是孩子的觀察力,她認為女生出門時不論去哪裡都要拿一個小包包,她將她所看見的表達在畫紙上。當然每個孩子的觀察力和角度都會有所不同,綺方小朋友的繪畫能力很好,所以容易將所觀察的事物表現出來。而每個小朋友的資質有所不同,有些小朋友的表達能力或繪畫能力不夠成熟時,自然表達出來的就不容易被家長看出來。
我們的主旨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美感,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去觀察、去思考、去創造,進而面對未來的難題也能一一迎刃而解。
展現自我創意
我們孩子為什麼要學美陶?讓孩子們學美陶並不是要孩子們長大後去當藝術家,而是培養生活中的創意及美感,還有未來小學、中學對於美術不會措手無策,我們的美陶課注重的是能讓孩子們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種新式的教法,比較不容易看到成果,因為我們並不會去告訴孩子蝴蝶該怎麼畫、房子該怎麼畫,而是用引導觀察特徵,讓孩子們自己覺得該怎麼把她畫出來。假如我們為了要讓孩子們的作品呈現是美美的,而告訴孩子該怎麼畫,如此的做法只是讓孩子們套入公式中,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以後孩子們的畫作就都只有老師的影子而已。其實在美陶課我注重的不是孩子們才回家的作品必需要很完美的,而是上課過程中的表現,有沒有自己的想法,有沒有自己動手做。在孩子的能力下讓孩子們盡情的發揮。